2023年6月27日,“重慶藝術家檔案——何工”展覽在悅來美術館·巖石空間開幕。展覽由王菊夢擔任項目總策劃,何桂彥擔任學術主持,田雨婷擔任策展人,展覽于6月28日起免費向公眾開放,將持續展出至7月30日。
王菊夢在致辭中表示,悅來美術館已經成為悅來國際會展城國際化文化交流的展示平臺,希望通過“重慶藝術家檔案”系列展覽,激勵重慶本土藝術生態的不斷成長?!爸貞c藝術家檔案”項目自開展以來,悅來美術館就逐步打開“探照燈”,把這束光照向全世界。藝術家何工游歷世界后又回到重慶,在此過程中,他將中西方文化相互關聯、相互對照,再向內心糅合后用自己的筆法表達出來,他的作品對于“重慶藝術家檔案”項目的延續具有重要意義。
王菊夢 悅來投資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悅來美術館館長
何桂彥在致辭中談到,藝術家何工的作品是充滿文學性和批判精神的,通過作品能感受到他對于綜合繪畫媒介實驗的探索,他將圖像、攝影及繪畫類型當中的古典、寫實、超現實的語言融匯其中,并且這種“文化游牧”的狀態是當代中國藝術家保持的開放和跨文化的視角,這種視角是國內的一個橫向反觀和跨文化引進對話。當悅來美術館在追溯“重慶藝術家檔案”的建設時,找到了國際性的藝術家何工,從這種意義上講,“重慶藝術家檔案”項目立足于本土的敘事,立足于區域的敘事,未來也會為區域的藝術的發展和藝術個案的研究提供寶貴的財富。
何桂彥 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
藝術家何工在致辭中說,作為一個土生的重慶人,無論漂流到哪里他都帶著重慶人的味覺在欣賞世界各地的食物,也帶著一雙重慶人的眼睛在看世界,此次在悅來美術館·巖石空間展出的作品是過去3年他環游北美時,通過閱讀、逛博物館以及一些與華人文化相關的聯想,或真實或杜撰,創作出了此次展覽呈現的“視覺筆記”。
藝術家何工
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一級巡視員江衛寧,悅來投資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輝,重慶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侯寶川、劉曙光,渝富集團原董事長廖慶軒,全國各地藝術家代表、國內外藝術愛好者參加開幕活動。
關于“重慶藝術家檔案”展覽
悅來美術館作為扎根于重慶的藝術空間,自2019年10月成立以來,持續邀請國內外知名藝術家、策展人來到重慶,以展覽、公共藝術、論壇的方式,在悅來國際會展城打造國際化文化交流展示平臺,激勵重慶本土藝術生態不斷生長。
2022年,悅來美術館開館三周年,持續踐行“無邊界美術館”理念,進一步延伸展覽空間,成立“巖石空間”。它搭載著“重慶藝術家檔案”藝術項目,以個案研究的方式進一步沉淀、梳理、激勵、建構重慶這片土地的藝術氛圍。
“重慶藝術家檔案”可以被視作一份關于重慶藝術生態客觀材料的收集和整理。以藝術家來命名每一份檔案,在其中回顧他們以藝術為主題所做的各種嘗試,并記載他們當下的現狀,獲得關于藝術家對這片土地最真切的表達,最終以展覽的形式呈現給諸位。以此展現重慶藝術生態中富有生命力、開放、包容的面貌,也為后來者留下一份真實、有趣的重慶文本。
關于“重慶藝術家檔案—何工”
本次展覽將展出何工過去3年在北美7萬多公里的房車旅行中完成的繪畫、攝影等18件作品。
1955年出生于重慶的何工,關于藝術的啟蒙就是從腳下這片土地開始的,1982年從西南師大畢業后,又陸續在四川美院、輔仁大學、約克大學學習藝術。他早期創作的作品,用厚重的油畫質感結合符號式的物像,畫面肅穆、沉穩。90年代末開始,何工的創作似乎找到了邊緣處境所帶來的快感,畫面顏料厚重但灑脫自如,筆觸的游走與畫面中的物像融合,有種抽象表現主義的張力與動感。
這時,他迎來了他的裝置時代,那些粗獷、猛烈的要素沖擊著觀眾的視覺觀感,又跳出了視覺刺激的短暫性,隨著裝置的細節、氣味,將觀眾帶去一個新的場域,在這個場域里我們窺見了消費社會對文化的建構模式且與之構成的歷史。
如今,游走于各地的何工又回到了真切的生活,在宏大的歷史河流中,選擇以“邊緣”的方式建構屬于他的最佳生存模式。他的生存半徑在其游牧式生活、創作中被無限放大,他的創作不受限于一片土地,而是試圖將世界當成故鄉的自由心靈的體現。
通過這批漂洋而來的作品,或許可以感受到在外生活的何工,一個樂觀又帶疏離氣質的藝術家。他在有限的環境中找到一個不一樣的自己,從生活的黑暗處逃離,尋找生命的喜悅,就像灰黑色調子背后釋放出的游牧的靈魂。
觀展攻略
● 展覽地點:重慶渝北區悅城路30號(悅來美術館·巖石空間)
● 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星期天(逢周一閉館,節假日除外),10:00-17:00(16:00停止入館)